狗狗骨骼遗传父亲还是母亲?
要纠正一个错误观念——狗狗的骨骼是“遗传”的。 遗传,是指生物从亲代接收的基因。DNA序列是一个基因组完整的复制单位,而一条DNA链上有许多基因,这些基因控制着动物个体的各种生物学特征,其中也就包括了骨骼形态(长度、宽度、厚度等)。所以,遗传确实会传递给后代一些骨架结构信息。 但是,这种遗传并不是简单的基因传递。在动物的整个生命中,其体内每个细胞中的每条DNA链都会受到其他染色体上其他基因的影响,进而会影响到同一个器官或组织的所有细胞中的基因表达,最终影响该器官或组织的生理功能。 所以,如果父母一方是斗牛犬,一方是拉布拉多,那么生出的宝宝不可能是既像爸爸又像妈妈的混血儿——基因的表达会受到双方身体其它基因型的影响,所表达的性状会综合二者。而且,基因所涉及的生理过程是很复杂和详细的,不会这么简单就得到一个结果。
其次,再说说遗传和变异的关系。 遗传,是与变异相对的概念。没有变异,遗传也就失去了意义。如果没有突变,我们体内的每一个细胞都一模一样,那也就没有了基因表达的差异性,自然也就没有所谓的遗传了。当然,自然界没有绝对的突变率和遗传率,这两种频率是会相互影响的。比如,近亲繁殖会让后代遗传到父母双方的缺陷基因,从而大大提高突变的概率;而突然环境变化,则会通过影响激素水平等来改变遗传率。
总而言之呢,狗的骨骼形状会受父母双方的影响,但这种影响并不会是简单的加和,而是会有一定的比例分配。同时,狗狗的骨骼也会随着年龄、环境的变化而有所改变。对于铲屎官们来说,其实也没必要太在意狗狗的遗传问题,毕竟大多数狗狗都是可爱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