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怎么清洗?

蒋有平蒋有平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耳道是个复杂的有腔道的器官,外耳道皮肤薄,血管丰富,软骨突出,这些结构决定了外耳道具有易进不易出的特点,而且外耳道皮肤与面部、颈部皮肤有一定的分泌功能,因此很容易沾染上细菌、形成耵聍(又称耳屎)。 正常人每天大约排泄150~300毫克的耳屎,干燥后形成小块,附着在鼓膜表面或深入耳道内。正常情况下,耳屎不会进入中耳,也不会影响听力。但当人体抵抗力下降时,耳屎可能滋生细菌感染耳道,产生恶臭的分泌物,此时应及时清理,保持耳道卫生。 常用的清洁方法是用消毒后的软布和棉签,轻轻擦洗外耳道,但注意不要深入耳道过多,以免引发意外。对于顽固的耳屎,不能硬抠,以免损伤耳道甚至鼓膜。正确的做法是:

1. 洗头、洗澡或游泳时应防止水溅入耳道;

2. 如果发现耳屎较多且难以自行擦除,不要用指甲、发卡等尖锐物体抠挖,更不能随便用耳机等物刺激耳道;

3. 用温水浸泡、湿润耳道后再用小梳子轻轻刷拭耳道;

4. 对于较大的孩子,可让其自己手指伸入耳道,轻轻揉搓耳廓,再用同样的方法清理耳道;

6. 最后用棉球擦干耳道,以防积水。如果上述办法无法清除耳屎,应立即去医院请医生处理。

田松滨田松滨优质答主

洗澡时,可用手指把耳屏前后搓搓,这样有助耳道皮肤腺体分泌物排出。洗完澡后,可用棉签蘸干耳朵里的水份,注意棉签不能深入耳内,轻轻在外道口处吸干水分就可以了。

日常生活中,如果耳屎影响听力、或有闷胀不适感时应及时就诊耳鼻喉科,由专科医生进行处理。千万不要擅自用棉签掏耳朵,以免发生外耳道损伤、感染或将耳屎推入耳道深部导致耵聍栓塞;更不要用各类器械自行处理或到非正规医疗机构处理,以避免造成医源性损伤。

耳屎俗称“耳垢”,也叫耵聍,是正常耳道内分泌的一种黄褐色粘性物质。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耳屎不需要特殊处理,日常生活中通过咀嚼、张口等下颌运动及冲洗等都能排出,只有当耳屎太多影响听力或引起不适时才需要进行处理。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