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鱼生病有什么症状?
水鱼生病以后,最初的表现就是食欲不振,然后逐渐消瘦。
一些体质较弱的水鱼往往没有明显的表象,突然死亡。有的水鱼则表现萎靡不振,浮于水面,有不正常的肿胀现象发生。
有的水鱼出现皮肤和鳃部发炎现象,皮肤和鳃部变得粗糙,粘附有附着物,并且分泌大量黏液,鳃部红肿,并出现很多粘液,且会发出腥臭气味,肛门肿胀。
水鱼患病后,由于感染细菌不同和病情的不同,在病症上会有差别,可以概括为烂嘴、烂鳃、肠炎与烂尾病。
出现烂嘴病的水鱼口腔会肿胀流血,食欲减退,浮于水面,甚至呼吸困难直至死亡。
烂鳃病是由于细菌侵入到水鱼的鳃丝上,引起炎症或腐烂而造成的,患烂鳃病的水鱼食欲减退,浮于水面或沉于水底。
肠炎病是由于摄食不干净饵料所引起的,在症状上有轻度肠炎和严重肠炎之分。
轻度肠炎的水鱼食量减少,行动迟缓,肛门处有点状的炎症出现。如果病情严重,则表现为水鱼身体肿胀,重量减轻,不爱游动。
烂尾病是由于水鱼相互撕咬或碰到了硬物刮伤了鱼体的尾部,被病菌感染而引起的,会出现发炎腐烂现象,出血发炎,严重时还会肌肉腐烂,尾巴会完全脱落。
水鱼生病以后,要马上进行治疗,可用2%的食盐水、3%的小苏打水或10%的食盐水和2%碳酸氢钠溶液混合在一起,浸洗病鱼10-15分钟,每天一次,连续2-3天;用百分之二的高锰酸钾溶液药浴10分钟,连续3天,可消炎止血、杀毒水鱼感染细菌后,体质会变得更弱,水温在25℃以上,很容易感染水霉病而大量死亡。
水鱼患病以后,还应该注意饲养管理,及时捞出病鱼,防止传染其他健康鱼,水温和水质要保持稳定,不能突然改变,水温突变会严重影响水鱼体质,容易促使细菌大量侵入鱼体,加剧鱼病并且难以治疗。
饲料要新鲜,不喂腐烂变质的饵料,饲料投饵量要适当,不要投多,否则水鱼不能完全地消化吸收,会造成消化不良,使水鱼体质衰弱并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