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区分龙猫年龄?
这个问题有点晚了,不过还是回答一下好了~ 首先,龙猫的年龄段划分跟人类不一样,而是按照“日”来计算,称为1日龄幼虫—45日龄幼虫。 0-2日龄的幼虫颜色比较浅,像白化病一样,身体柔软,可以任意弯折,3日龄开始变硬,并呈现黄色或橙色;从2~3日龄开始,幼虫头部的绒毛开始明显分化形成两只可爱的黑眼睛,此时可以较为容易的分辨出雌雄(公虫交配的时候头部会扬起,露出黑色的“眉毛”;母虫则不会)。
45日龄以前的幼虫都没有翅膀,因此无法飞。在孵化后第8天~9天左右,幼虫吐丝做茧,进入蛹期。 在蛹期的幼虫体表的颜色会发生改变,由土黄或者橙黄色变为暗灰褐色,同时身体上很多细小的绒毛会脱落,45天后羽化成蝉。
关于龙猫颜色的知识还有很多,比如同一窝出生的幼崽由于摄取色素细胞的量不同会产生差异、同是黑色眼的幼崽由于摄取的色素颗粒大小不同会有不同的颜色等等……这里就不一一叙述了。 我养过两批共10只龙猫,每次喂它们的时候都会观察它们的颜色,因而对于颜色的判断有一些经验,在这里与大家分享:
1. 2~3天的幼崽,全身毛茸茸的,很可爱,白色半透明,眼睛黑色且呈圆形;
2. 6~7天的幼崽,身上的绒毛开始有颜色变化,白里透黄,但整体仍然较软,用手摸会有掉色可能,眼睛颜色浅灰,形状接近三角形;
3. 10~11天的幼崽,身上绒毛的颜色开始均匀分布,手摸不易掉色,眼睛黑色,椭圆而明亮;从这一开始,我们可以通过观其色来鉴别公母了哦!
4. 15~16天的幼崽,绒毛变得又长又密,颜色更加鲜艳有光泽,从内向外依次渐淡,眼睛黑亮;
5. 25~26天的幼崽(具体日期不记得了…别怪我哈哈),已经能够看到翅膀的轮廓,身披“羽绒”,颜色由深变浅变成灰白色,胸部和腹部的绒色最浅,此时用手电筒照射翅膀可以看见明显的反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