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给猫打疫苗喂药可以吗?
不可以! 注射疫苗和服用药物都是预防疾病的必要手段,如果放弃这一环节,那么猫咪患病的风险将会大大增加。 首先我们来说说疫苗,疫苗又称为“动物用生物制品”,它是用于预防传染病的预防性生物制品。
目前,我国已经批准使用的疫苗包括狂犬病疫苗、犬瘟热疫苗、犬细小病毒病疫苗和传染性肝炎疫苗等,这些疫苗对相应病原微生物的免疫保护率达70%-90%;还有一些非典型肺炎疫苗(HsN1、H5N1型流感)、疱疹病毒(狂犬、猫抓病)疫苗也相继问世。
需要指出的是,即使宠物在注射疫苗后出现轻微的不良反应,如体温升高、食欲不振、精神沉郁、呕吐、腹泻,也都属于正常反应,通常经1~2天会自行恢复。如果症状持续存在或呈进行性加重,则应立即就医。 要注意的是: (1)任何疫苗都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接种才能发挥作用。比如犬二联苗,防止犬瘟热和犬细小病毒性肠炎,应该30日龄接种第一针,以后每隔20天接种一针,共三针。
(2)疫苗接种最好在宠物健康时进行。如果宠物正处于生病期间或者刚吃完食物,应当暂缓接种疫苗。 至于药物,那是必不可少的。无论是预防用抗生素还是治疗用抗生素,都有很多品种可供选择。不过在选择上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购买途径要正规。不要为了便宜而购买路边摊上的药品,这样很有可能买到假药,一旦使用会产生副作用甚至危及生命。正确的购买途径应该是去医院或其他正规兽医诊所。
②了解药物的作用机理。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因为同一类药的药理作用是相似的,如果混服可能会造成药物过量或产生毒副反应。例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有杀灭细菌的作用,但耳毒性和肾毒性较大,应慎用这类药;四环素类抗生素可抑制胚胎发育,因此孕妇禁用该类药物;青霉素类抗生素可能引起过敏,用药前应先进行皮试。
③根据药物的特性给药。这点主要包括根据药物的剂型、浓度配制药物,以及药物的投喂时间。例如,油性制剂的药物应避免直接涂擦在皮肤上,以免皮肤吸收引起中毒;注射剂应该新鲜配制,并注意避免过敏;口服片剂应磨碎后拌入食物中投喂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