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疫苗过敏能产生抗体吗?
疫苗的作用机制是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只有产生有效的免疫应答才能形成记忆B细胞和CTL细胞。如果发生过敏反应,虽然会有少数免疫效应细胞(记忆B细胞、CTL)的反应,但大多数的免疫效应细胞(如浆细胞)都被抑制了,所以产生的抗体效价很低甚至没有;并且因为免疫记忆的存在,下次遇到相同的抗原时,产生的抗体会更快更多,表现为更加快速的体液免疫反应。也就是说注射疫苗后发生了过敏反应,并不会影响其产生抗体的能力。
不过要注意的是,有过敏反应的孩子,再次接种同一疫苗时,反应可能会加重。对于需注射多针的疫苗,如果在前一针接种后孩子出现较严重的局部或全身反应,那么以后应尽可能避免在该部位注射该疫苗。如果不得不接种,可以采用降低接种剂量和浓度的方法,或者采取加强免疫的办法,即在原有基础上,增加接种的剂次、频率或加大疫苗的种类和剂量来提高免疫的效果。 但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疫苗”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涵盖了你提到的“减毒活疫苗”以及“灭活疫苗”,还包括“重组载体疫苗”“核酸疫苗”等,而“减毒活疫苗”正是需要借助身体的体液免疫过程来发挥作用的。
所以,虽然“减毒活疫苗”可能引起一些轻微的不良反应,但是它们都不会攻击人体的免疫细胞,不可能对免疫系统的功能构成严重威胁。 相反,“灭活疫苗”需要借助身体的细胞免疫过程来发挥作用,如果处理不当,有可能对免疫系统造成长期、轻微的抑制。所以,在使用灭活疫苗的过程中,要注意防止发生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