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疫苗打了能出门吗?
全程接种完14天后抗体水平能达到保护值,也就是说注射完最后一针疫苗开始算,满14天,人体产生抗体,能够对抗病毒的入侵;如果疫苗注射期间,出现发热、皮疹等反应,应该立即停止接种,及时就医;如果接种疫苗后3天内出现轻微发热,一般不需要处理,多喝水多休息即可,如果是高热的话,需要就医治疗,同时遵医嘱进行抗过敏治疗。 总之,按照医生的要求做好疫苗接种后的观察及护理,才能将不良反应降到最低。但任何事情都不会尽善尽美,接种疫苗后也有可能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这时候应及时就医救治。
目前,虽然灭活疫苗经过多次实验,疫苗病毒来源更安全,但接种后可能会出现的免疫过激反应症状,也就是接种疫苗后出现的不良反应仍不可轻视。 根据《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第一版),常见的一般反应主要包括:接种部位红、肿、热、痛等,少数患者可有轻度乏力、头晕、头痛、肌肉酸痛、恶心、呕吐、腹泻等情况,上述症状一般为自限性,不需要特殊处理,可自行恢复。 如果发生高热(体温≥38.5℃)或急性过敏反应,应采取相应措施,必要时终止接种。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不良反应都是个体差异的表现,不是所有人都一定会出现,也没有出现反应就意味着疫苗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