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猫咪有没寄生虫?
关于猫咪驱虫,其实说复杂也挺复杂的,说什么需要根据虫子类型、不同虫期的寄生虫做对应的驱虫药,听起来就很专业! 但事实上,只要了解一个基本原理——寄生虫的繁殖周期,并且掌握一个小技巧,就可以自己做主给猫咪驱虫啦~ 先来讲讲怎么判断猫咪有无寄生虫感染: 看看皮肤有没有瘙痒、红肿或皮疹;
观察大便有无虫体或者虫体残渣(吃虫体会拉出虫体哦);
捏住猫耳朵根部内侧皮肤皱褶处,轻轻挤压,看看是否有黑色分泌物; 用灯光照射猫的眼睛,如有透明状黏液粘附在角膜表面,用清水无法洗净,说明可能有寄生虫,而且眼睛已经感染了;
用棉签沾温水,轻轻擦洗猫口角和眼周的毛发,查看是否有一些黑色颗粒附着(如果有的话就要注意清洁了) 如果以上检查都没有发现异常,而猫咪又是正常饮食,没有异食癖的话,基本上可以确定是没有寄生虫感染了。
如果发现有黑色分泌物,或者看到虫体或者虫体残渣,就说明猫猫已经感染了寄生虫,需要注意及时驱虫咯~ 这里要特别说明的是,寄生虫感染的判断不能仅仅依靠上述方法来判断,因为有些寄生虫的虫卵或者幼虫期,是完全寄生在消化道里的,肉眼是根本看不出来的,必须通过显微镜观察粪便才能确诊。 但是,如果发现了虫体或者虫体的残渣,即使再小看也不能忽略哦,应该立即给猫咪进行驱虫,以防万一! 对症下药,才是科学驱虫的关键! 了解了如何判断有无寄生虫后,接下来就是要做好驱虫准备,对症下药了。
一般来讲,我们给宠物驱虫分为体内驱虫和体外驱虫两种。 体内驱虫主要防治蛔目(线虫)、绦目(寄生虫)等寄生虫的感染,这些寄生虫会钻到内脏器官里发育成较大的成虫。
对于体内驱虫,常用的驱虫药分以下两类: 此类驱虫药通过胃肠道给药,进入虫体后,抑制寄生虫对葡萄糖的吸收利用,导致细胞内糖原含量下降,能量供应不足,最终使寄生虫死亡。 常见的口服制剂有阿苯达唑片、甲硝唑片等;
外用的滴剂有阿维菌素、伊维菌素等。 这类药物通过皮肤角质层渗入体内,干扰神经轴突的活动,从而降低肌肉收缩的能力,最终导致寄生虫停止运动,逐渐死亡。 常用外用药苯海拉明盐酸盐、赛庚啶等;
目前市面上也有不少驱虫药新品上市,比如芬苯达唑、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等,这些药品的具体用法用量,还需要遵医嘱哦~ 当然,除了服用的驱虫药以外,辅助性的驱虫措施也是必不可少。
首先一定要保证猫咪的饮食健康,不要让猫咪随地乱吃东西。其次,定期给室内进行消毒,保持环境卫生也很重要。 最后提醒一句,在使用驱虫药时一定要注意避免药物中毒,尤其是毒型的区别,一定要区分开来哦!